乡村振兴服务中心领导班子2024年度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5年02月25日 11:34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乡村振兴服务中心领导班子2024年度工作总结

2024年,乡村振兴服务中心在学院党政的正确领导下,部门上下团结一心,锐意进取,以推动学院非学历教育高质量发展为核心目标,不断深化改革,创新培训模式,提升服务质量。一年来,部门领导班子紧密围绕学院发展规划,坚持问题导向,注重实效,带领全体教职工共同努力,取得了显著成绩,总结如下:

一、全面从严治党

  (一)发挥政治建设统领作用

部门领导班子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确保党的教育政策在学院落地生根。严格执行党委领导下的班子负责制,完善党政联席会议流程和议事规则,对部门的重大决策、重要人事工作安排、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使用等事项,均通过集体讨论决定,实现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树立样板支部建设目标,加强日常档案管理,规范会议工作流程,切实提高了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水平。严格执行“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等党内政治生活制度。认真组织召开年度组织生活会,深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切实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党支部成立以来,共组织召开支部党员大会2次,支委会2次,讲党课2次,集中学习3次,专题研讨3次。

  (二)开展党纪学习教育

自成立党支部以后,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扎实推进党支部各项工作。通过组织集中学习、专题讲座、线上学习平台等多种形式,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以《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等党内法规为重点,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强化纪律意识。定期开展案例分析和警示教育活动,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增强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的自觉性。共组织集中学习2次,警示教育活动2次,参与学习的党员干部达到24人次。

  (三)推进主题教育与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

积极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制定详细实施方案,确保主题教育有序推进。通过读书班、集体学习、交流研讨等形式,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通过党员普识教育、专题教育等形式,不仅让老党员的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在日常工作中还引领新党员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树立“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正确的政绩观,干部党性修养得到进一步提升,为推动各项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思想动力。

  (四)深入开展作风建设

持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精简会议文件,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班子成员每期培训班深入教学一线、学员宿舍,了解师生需求,解决实际问题。对师生反映的问题及时调查处理,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加强作风建设,开展办公效能提升活动,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

  (五)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

班子切实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成立全面从严治党工作领导小组,明确班子成员职责分工,形成部门主任负总责、班子成员 “一岗双责” 的工作格局。定期召开党政联席会议专题研究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分析研判形势,解决存在问题。

  (六)落实廉政责任状

将廉政责任状的落实情况纳入部门职工年度考核内容,加强对责任状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价,对履行责任不到位的进行问责。通过签订廉政责任状,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廉政建设工作机制。

二、思想政治建设

  (一)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状

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状,明确部门内各级人员职责,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定期组织专题会议,分析研判意识形态领域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置潜在风险点。

  (二)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

组织全体人员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通过集中学习、专题研讨、个人自学等多种方式,确保每位成员熟悉条例内容,掌握工作要求。积极将条例精神融入日常宣传工作,提升宣传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

  (三)提高思政课建设质量

根据培训项目实际,优化课程设置,丰富教学内容,结合授课专家研究领域,在培训课程中增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讲座和相关课程思政元素进入培训课程中。

  (四)加强师生日常教育管理

建立健全非学历教育管理机制,加强对授课教师课件和授课教材监督和审查,强化培训学员在校内的日常行为规范管理。建立临时党支部,组织主题班会、专题讲座等活动,临时党支部成员参与培训班日常管理,保障培训班顺利进行。

  (五)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

深入贯彻落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全年组织开展全院师生普通话培训测试和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活动,帮助和提高少数民族学生通用语言能力,解决在学习、生活中因语言问题产生的困难。

三、事业发展改革建设

  (一)锚定年度目标,突出重点任务

根据学院党委、领导对乡村振兴服务中心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紧紧围绕学院“十四五规划”和学院中心工作,结合全年培训收入达3000万元的工作目标。锚定年度培训收入总目标,做好全年工作顶层设计,以职业培训和社会服务工作质量为抓手,拓展培训业务范围,务实学院发挥各类国家级基地作用。

乡村振兴服务中心以“服务社会、服务教学、服务学科和服务科研”做好部门的职能定位,以发挥学院为做好自治区“两件大事”人才培养和技术服务的国家级基地作用为目标,努力向年度目标迈进。全年执行培训项目158个,累计培训10726人次,累计执行培训项目金额1400余万元。其中,2024年获批或中标职业培训及社区老年教育项目15个(其中,6个区内职教国培项目,7个省外职教国培项目,4个援外项目,社会教育和老年大学教育各1项,普通话培训与测试项目1项,学生职业等级认定培训与鉴定1项),计划培训4361人次,新增累计到账金额共828.86万元。

1.乡村振兴农牧民带头人培训项目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部署,落实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精神。提高广大农牧民带头人技术理论水平,增强科学技术对农业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根据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关于举办2024年全区乡村振兴农牧民带头人培训班的通知》文件要求,由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包头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学院承办的2024年乡村振兴农牧民带头人培训班,来自全区60余名农牧民致富带头人参加了培训。

2.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项目

根据自治区农牧厅《关于做好2023年全区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工作的通知》(内农牧科发〔2023〕470号)文件要求,学院承担了培训任务1000人次,资金到账240万元。因农牧厅关于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项目分配模式改革,2024年该项目采用政府采购招投标方式进行,且招标形式为部门组织招标并获批本年度550人次培训任务,计划11月份开展培训工作。

3.“耕耘者”振兴计划培训项目

“耕耘者”振兴计划是由农业农村部主导、腾讯公司出资、政企合作共同组织实施,聚焦乡村治理骨干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开展的培训,并为基层治理骨干免费开发和提供数字化工具。学院自被农业农村部批准为自治区承担“耕耘者”振兴计划培训项目的高校以来,由乡村振兴服务中心积极对接自治区农牧厅经济合作处,联系各盟市农牧局,面向各级农经站辅导员、农技推广中心负责人、示范合作社和家庭农牧场负责人、种植大户、新型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带头人,组织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专题培训班。2024年学院选聘师资分别深入包头市、呼伦贝尔市和兴安盟的7个旗县区,采用“送教下县”的形式组织开展培训,累计完成300人次培训任务,培训费累计到账金额67万元。随着社会服务企业的加入,专业的会展服务为该项目持续提高培训效果奠定扎实基础。2024年我院承办的培训项目绩效评分最高获200分,培训质量评价突破全区新高,超全国平均水平11%。

4.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国培项目

  (1)学院是全国职教师资重点建设基地,同时还是自治区职教师资素质提高计划培训项目执行办公室的承担单位。按照自治区教育厅的要求,2024年我院分别完成了受疫情影响积压2022年、2023年的职教素提计划国家级培训项目20期,计划完成1150人次培训任务,实际完成1081人次培训任务,报到率94%。

  (2)2024年学院通过投标的形式,中标自治区职教素提计划国家级培训项目7项15期的培训任务,涉及农林牧渔、食品、艺术和旅游大类五个专业群,计划培训410人次,金额总计187.55万元。中标获批承担河北省、辽宁省、山西省、青岛市和重庆市等5个省外职教素提计划国家级培训项目7个,中标金额136万元,培训282人次,实现自治区高职院校承担省外职教素提计划国家级培训历史新高。

  (3)学院与全国1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职教师资素提计划项目办对接,与8所院校和企业签订“双师型”教师联合培训基地;参加由山西省职业教师素提计划项目办发起的“三省两区两市”职教师资培训共同体,通过与区外项目办、高校等单位的合作与交流,有效地解决了7省区小众专业教师培训难的问题。

5.社区与老年大学教育

深入剖析学院终身教育体系结构的比例,在确保现有职业培训与社会服务基本面的前提下,增加社会区教育和老年教育业务模块,补齐终身教育体系对社区与老年教育的需求。全年度共组织24场社区教育活动,组织培训学习等活动3646人(较去年同期增加了2170人),实现社区教育包头市全覆盖。与土右旗宣传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联合,由各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承办的老年大学,春秋两季共开设41个培训班,招收“银发”学员595名,带来“银发”经济收入10.71万元。老年大学学员多个作品入围自治区开放大学年度成果展。

6.拓展其他培训项目

通过积极对接各相关部门,学院先后承担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自治区党校主体班次的培训任务;承担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为期36天的“食品安全监管人才能力提升”培训任务;承办自治区水利厅职工职业技能竞赛;受武川县民族事务委员会委托,承担县级科技助农培训项目。积极争取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和实践教育业务,与中国智慧产工委员会、北京创联教育集团、现代职业教育研究院等多方联系,签订合作共建协议,不断完善终身教育体系体制机制建设。

2024年全年任务执行,严格按照《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印发招标采购管理办法(试行)等的通知》(内农职院发〔2023〕95号),所有非学历教育培训项目均已按通知要求执行公开招标采购程序,并对年度执行所有培训项目开展了资金使用的合法性和合规性内部审计。

  (二)突出专业优势,参加技能比赛

为充分体现学院办学优势特色,积极组织参加由自治区人社厅组织举办的第二届内蒙古自治区职业技能大赛,充分利用假期时间组织各参赛师生开展赛前集训。大赛以“技兴北疆 能创未来”为主题,共设置56个项目,参赛选手1398人。学院选派8名参加园艺、花艺、皮雕和网络系统管理四个赛项,并在园艺项目取得金牌、花艺园艺两个项目取得银牌。

  (三)强化基地建设,规范基地管理

1.基地建设。经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和内蒙古党校(行政学院)现场评估与评定,学院发挥中国敕勒川现代农业博览园和国家级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作用,成功入选第一批次“全区干部教育培训高校基地”。根据工作计划,后续持续开展相关培训,切实发挥好高校基地作用,为地方培养更多的干部人才,为推动自治区现代化建设和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2.规范管理。2022年学院获批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单位,获批建设资金500万元。经过两年的建设期,截止目前,学院已圆满完成各项建设任务,建设项目通过自治区人社厅专项审计专家组验收,资金执行率为88%。建设完成后,学院委托审计事务所向专项资金支出的合法性、合规性进行了审计。

四、安全稳定工作

班子始终树牢大安全理念,严格遵循 “三管三必须” 的工作原则,坚决坚守 “红线” 意识。在安全稳定工作中,不断强化组织领导,积极主动地贯彻落实学校关于安全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针对日常工作中出现的各类安全问题,积极协调各方资源,全力解决。对于可能存在的矛盾风险,秉持早发现、早化解的态度,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将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在校园治安安全方面,与学院保卫处紧密配合,加强对综合培训中心的巡逻防控,确保师生人身和财产安全。在消防安全上,定期巡查综合培训中心及周边消防设施设备,保障消防安全通道畅通。在网络安全领域,一方面保护学院内部信息系统安全,防止数据泄露;另一方面,加强对线上教学平台的安全管理,确保线上培训教学的顺利进行。

五、特色亮点工作

成功入选第一批次“全区干部教育培训高校基地”,为地方培养更多干部人才。在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国培项目中取得显著成绩,实现自治区高职院校承担省外职教素提计划国家级培训历史新高。社区与老年大学教育取得突破,实现社区教育包头市全覆盖,老年大学学员作品入围自治区开放大学年度成果展。

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宣传力度不足,学院在非学历教育领域的影响力没有明显增强。

  (二)社会服务的方式仍以承担上级计划部署的工作为主,服务面不够宽,主动出击的意识较弱。

  (三)总结和梳理工作的意识和能力有待加强。

七、下一步工作计划

乡村振兴服务中心将以学院建院四十周年为契机,组织开展各项任务;继续以“四个服务”为宗旨,以服务好自治区两件大事为目标,紧紧围绕自治区经济建设与高质量发展,推进产教深度融合,为培养重点产业和支柱产业所需高素质、高水平、高能力的创新型人才摸索新方法和新途径。

                                                                                                                                                            2025年第7期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于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