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团结奋斗 敢于担当 开拓创新 为内蒙古自治区乡村振兴做好服务

来源:  发布时间:2022年12月11日 17:53  访问量: 字号: 打印

团结奋斗 敢于担当 开拓创新

为内蒙古自治区乡村振兴做好服务

——2022年乡村振兴服务中心述职报告



这一年里乡村振兴服务中心全体员工,在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李院长的悉心指导下,圆满完成了本年度的各项工作任务。在这里我代表本部门向各位领导与同事作个简要汇报,以接受大家评议。

一、思想政治建设

团结带领中心各科室参加党总支学习实践活动、党小组集中理论学习和自学研修学习计划,强化组织建设。认真学习党史理论和国家政策,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加强制度建设,落实廉政责任,监测防范风险。认真学习研读党的“二十大”报告,贯彻落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思践悟,增强“四个自信”坚定“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做到“六个坚持”,为今后工作明确方向,运用党建的先进理论成果,指导实践工作高质量开展。

二、事业发展改革建设

乡村振兴服务中心成立以来,主要承担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开展各类职业培训;二是承担自治区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培训项目执行办公室工作。三是结合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面向重点地区开展社会服务。经过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奋斗完成了职责范围的所有事项。

(一)重点工作

1.申报成功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争取建设资金500万,并扎实推进基地施设建设,打造高端现代培训互动互联教室。

2.组织畜牧兽医技术系、食品加工技术系、建筑工程技术系和艺术设计系,申报国家级“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被自治区教育厅推荐至教育部。

3.承接了自治区教育厅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培训项目执行办公室工作,并由黄雅丽厅长来我院揭牌。同时完成了2021年和2022年两个年度我区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国家级培训的项目需求调研、分析报告、项目设计和招投标工作,完成2020年度我区培训项目的验收工作。完成了《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文件汇编》(上、下)的编制工作,制订印发了《内蒙古自治区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培训项目管理办法》等5项制度,编制《工作简报》6期。

4.获批成为国家级“耕耘者”振兴计划培训单位,成为全区唯一一所承担玉米大豆带状复种和基层干部培训的高校,并根据《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实施“耕耘者”振兴计划的通知》,有序开展了2期共92人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大豆油料扩种专题培训班。

5.获批自治区农牧厅2022年度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任务500人次,获批培训资金200万元(其中,基地建设100万元)。

6.充分发挥学院科技创新与社会服务职能,加强与周边政府、企业的交流。先后与土默特右旗建立了产教融合北方果树优良品种培育示范基地,就优良果树品种定植和养护管理,实地指导农民进行果树矮化种植和成年树木矮化管理技术服务进行现场指导。与通辽市库伦旗建立了荞麦科技小院和肉牛养殖小院。其中,荞麦科技小院获批国家级科技小院。1人参与指导库伦旗科协工作,成功推荐库伦旗成为2023-2025年国家级科普示范县建设单位,并通过自治区验收。目前我中心已经与全区呼、包、鄂、通辽等盟市建立了6个乡村振兴服务工作站,1个博士专家服务工作站、3个农牧龙头企业实践基地,为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驱动教学科研成果转化,服务乡村“五大振兴”奠定基础。

7.申报获批一项农业部“十四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课题“农业农村发展改革探讨与研究”的子课题1项;推荐1名教师成为中国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数字乡村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组织编写出版培训教材《乡村振兴理论与实践》1部。

(二)常规工作

8.健全完善非学历教育管理工作管理制度,推进各项工作安全有序开展;完善了网站和微信公众号的建设工作,及时发布中心工作动态;建立学习型组织,增强中心凝聚力。为中心全体人员开通樊登读书账号,推荐阅读书目,从不断提高工作人员自身素质,提升团队管理服务能力。

9.累计完成我区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国家级培训10个项目440余人次的线上培训任务,剩余课程均为跟岗实践和企业实践内容,将通过线上+线下混合的形式完成。中标2022年度自治区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2个培训项目,项目计划培训人数310人次。承办了乌拉特中旗乡村振兴农牧民致富带头人46人次的培训班。完成2021年度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471人次集中面授任务。

10.对普通话培训测试站进行升级改造,更新使用国家普通话测试新版系统,通过监控设备和人脸识别系统升级,与自治区普通话测试中心监控系统联网,实现测试全过程监控。培养国家级测试员1名,自治区级测试员2名,不断增加测试员队伍新鲜血液,夯实普通话培训基础实力。

三、疫情防控和安全稳定工作

我中心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加强教育、群防群治的原则,通过安全教育,增强教职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下半年以来,中心6人在校,充分发挥党员模范作用,争先参加核酸检测及相关疫情防控工作,据工会统计数据,仅核酸检测就达56人次,1人还被抽调到党政办参加数据统计,2人被抽调到家属区临时党支部,同时还承担南门值班和家属区住户统计与巡逻工作。不在校的2人,通过线上互联,多方面协调防控物资,确保我中心人员全员无疫。按上级党委要求,全面落实维护稳定和校园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通过齐抓共管,营造教职员工关心和支持学院安全工作的局面,从而形成了人人各负其责、层层责任落实的局面,有效地维护了所属辖区的治安环境,创建了安静、整洁、稳定的教学与工作环境。中心及其管辖范围内一年来从未发生火灾、失盗事件,工作人员也从未出现打架斗殴、酗酒赌博、非法传销、参与邪教、损坏公物等现象,相反涌现出大量了爱岗敬业、经常加班、甘愿奉献的先进人物,为我院维护稳定和校园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做出突出贡献。

四、特色亮点工作

乡村振兴服务中心是一个教辅单位,不是一个独自发展,和自我表现的部门,需要党委、行政给予大力的支持,需要各教学单位的协调配合,才能按计划、按要求、按标准完成我院的职业培训工作。

(一)以终为始,目标导向。以上一年度工作总结中的不足和努力方向为目标导向,强化人员理论学习,提高管理服务水平,持续改进和提升管理服务水平。

(二)不畏困难,勇于创新。受疫情影响,部分培训与社会服务工作没有按原计划线下实施,但在征求相关上级主管部门的同意后,均采取了不同程度的弥补措施,如购买非学历教育管理服务平台、丰富线上异步学习资源等,确保保质保量完成各类培训任务。

(三)服务大局,敢于担当。将学院获批的自治区开放大学社区学院和老年大学示范教学点的工作,从教务处全面转到我中心,代表学院发挥“四个服务”职能,以保证教务处腾出精力全面投入到学院专、本、硕全日制学生的教学工作。

五、存在的不足及努力的方向

乡村振兴服务中心自成立起,就承担着学院一项重要任务,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以“四个服务”为宗旨,以助力“五大振兴”为目标,促进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产教融合,培养高素质、高水平、高能力的创新型人才,为建立乡村振兴产业学院摸索方法和途径。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离学院“十四五”发展规划对乡村振兴服务中心目标要求还有很大差距,需要我们再接再厉,不断带领全体成员,在做中学,在学的做。

(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1.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乡村振兴政策的理解应用能力,提升开展乡村振兴服务的工作能力;2.需要进一步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拓展社会服务的广度和深度;3.管理与服务能力还有待提高,工作方法少,工具少,创新依然不足。

(二)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按照学院“十四五”规划的重点工作,加快项目成果的汇集与转化,依托培训工作的开展,不断完善专家库的建设,加强与各系部的协调配合,在完善制度建设的基础上,构建起1622模式,为学院思考产业学院建设提供思路,为培养高质量学生做出成绩,为发展成为高质量多层次院校奠定扎扎实实的基础。具体工作规划:1.强化思想引领工作,加强思想政治学习;2.严格执行周例会制度,强化参与基层调研的实践实训;3.细化、量化、程序化常规工作,加强工作过程管理和质量监控;4.继续完善制度建设,做到有法可依,确保工作健康有序推进;5.继续拓展社会服务点,连点成线,连线成面,形成职业培训与社会服务双轮驱动。


                                                                        乡村振兴服务中心

                                                                        2022年12月10日